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统计,我国75%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,这意味着每4个老人中就有3个是慢性病患者。
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,起病隐匿,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是它的特点。随着发病率增长,慢性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。此外,慢病治疗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,降低其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,因此,做好慢性病的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干预是健康老龄化工作的重要一环。
“三个早”很关键
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病、恶性肿瘤、代谢性异常等。心脑血管病包括常说的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等,而像糖尿病、血脂代谢异常,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则属于代谢性异常。
“这些慢性疾病都需要长期治疗、护理和特殊康复训练,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。”浙江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陈进说。他以冠心病举例,该病会引起心绞痛、心梗,甚至心源性猝死,就像埋在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,十分凶险。
要做好慢性病的防治,“三个早”很关键,即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干预。为此,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“三减三健”(减盐、减糖、减油,健康骨骼、健康体重、健康口腔)专项行动,持续推进心血管病、脑卒中、癌症、慢阻肺等主要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。
陈进介绍,此前,浙江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广老年综合评估软件,其中包含一系列评估量表。
“评估表类似体检单,除了常规的病史、影像检查之外,还要评估听力、视力、牙齿、营养状况,是否便秘,记忆力怎么样等。”陈进说,除了关注老年患者的躯体,也要关注营养、睡眠状况、平衡能力等。如今,老年综合评估软件已逐步被推广至省内多地多家医院,将慢性病筛查送到基层。
浙江医院慢病管理工作是我省推进老年病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截止去年年底,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22个县开展高血压、糖尿病“两慢病”分级诊疗闭环管理,规范管理率稳定在70%以上,老年人等10类重点人群签约1600万人,覆盖率达78%。
健康管理“四步走”
除了政府部门、医院的努力外,老年病专家也呼吁:老年人自己也要树立早预防、早发现的慢性病防治理念,养成“三减三健”的健康生活习惯。
慢性病健康管理主要分四步,包括健康咨询、健康筛查、免疫接种及药物干预治疗。陈进表示,这四步也是对就诊者提出的要求。
“老年人不要等自己得病了,才到医院找医生开药。其实许多慢性病发生的早期,都会有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。”陈进说,比如冠心病一般表现为胸痛,但实际上,胸口发闷、体力下降、精神不济等现象也是冠心病的非特异性表现。
一旦出现身体不适,老年人都应及早找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做健康咨询,通过医生的检查、询问,做到疾病的早发现。“感觉是会骗人的,老年人平时头痛、晕眩其实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应尽早就医做健康咨询。”陈进说。
老年人还应定期进行体检,对慢性病进行筛查。这里的体检是指分类型体检,比如筛查胃肠肿瘤,不一定是直接就做肠镜检查,可以先通过大便常规检查,如发现有隐血,可做基因检测,发现有危险因素不能排除时,再做肠镜检查。
在成年人免疫接种方面,目前我国常见的除了新冠肺炎疫苗,还有HPV疫苗、乙肝疫苗、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、带状疱疹疫苗等,陈进认为,免疫接种也是受益面广、效益好的一种干预办法。
上一篇:护工的工作为什么护士不能承担?
下一篇:老年人如何预防脑梗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