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社会老龄化 养老“护工荒”怎么破
2021-12-22

养老护工问题,是一个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,需加以重视并寻求办法解决。截至2019年底,云南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92万,占总人口的14.24%,其中约有3.6%的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32%的老年人需要适度照护。

  近年来,老年人脑血管病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,而病后导致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例子屡见不鲜,这是困扰养老问题的一个难点。就失能老人而言,养老难在三点:一是子女因工作原因,很难做到全天陪护;二是如果请护工,护理费用又较为高昂,不少家庭难以承受;三是失能老人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,需定时用药或加以辅助治疗,而有这方面专业素质的护工非常短缺。

1640158935708098.png

  当前,各地护工市场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、职业素质良莠不齐、缺乏比较正规考核或准入机制等问题。此外,护工虽然是一个面对巨大需求群体的职业,但从业人员在大部分人眼中是“打零工”的“保姆”,普遍感受不到职业自豪感,缺乏自发的从业热情。这些因素叠加,容易造成从业者和用工双方都不满意。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,很难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。

  护工是养老事业的基石,应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,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有效监督。比如引入评级制度,从硬件、软件双方面对养老机构进行打分、评级,规范其日常工作,让老人不怕进养老院;走职业化、正规化路子,让护工从业人员有职业上升空间,以吸引更多高学历、年轻的人员加入其中,进而提升服务质量。简言之,就是要建立正规的养护务工职业制度,让护理人员成为一个有职业资格、有职业评级、有职业上升空间的正规化社会工种。

  对农村人口而言,由于人口基数大、经济发展水平低,养老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。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将现行的五保户政策放宽,将需养护的老年人纳入其中,由其子女支付一定费用,由村一级机构组织人员进行各种级别的护理。当然,这只是短期的一个权宜之策;长远来看,还需要政策支持,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,建立类似城市的养老机构等。